律师加盟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法律网 >> 公司律师 >> 与公司有关的纠纷 >> 股东知情权纠纷 >> 正文

对完善股东知情权行使的几点建议

编辑:上海律师 来源:上海法律网 点击进入:法律咨询热线

  问:召开临时股东会未参加的股东可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吗?

  案例介绍:某有限责任公司因某事项召开了临时股东会,决定将另外一家公司整体并入某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会议并未以有效方式通知所有股东参加,股东龙某以公司未通知其参加临时股东会议为由,要求撤销股东会所作出的决议,并要求公司保障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

  案情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依照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由于召集程序违法,判决撤销某公司于某日作出的股东会决议;由于公司法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有不正当目的者,可拒绝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遂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该项诉请。

  案情分析:从表面上看,该案的判决似乎合理合法,但判决结果还是有其不合理之处。这并非是法官错判了案件,而是因为公司法对于股东行使其决议撤销权及知情权的规定存在着不足,法官在权衡利弊时左右为难,但又不得不服从于法律规定的尴尬。

  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在作出整体并入某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股东会决议之后,原告起诉之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整合阶段,某公司的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等均已交由某公司实际控制,且两个公司整合后的财务帐目已基本合二为一。在此种情况下,依据公司第二十二条之规定所作出的判决势必会导致某公司与某公司为整合所作的努力付诸东流,且所有的程序与工作都将撤销、回归原位。这将给某公司及某公司带来多大的困扰与麻烦。很显然,撤销的不利后果要明显大于原告因被剥夺股东会的参与权及表决权所遭受的不利影响,这样的判决又是否真的有利于保护交易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呢?针对两原告所主张的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即股东的知情权的问题,被告某公司仅以认为原告有可能泄露公司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了原告的查阅申请。对于被告所提出的上述理由是否正当、是否合法,公司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法官在其自由裁量权之下,判决驳回原告的该项诉请,也无错误,且似乎也符合该条法律规定的初衷。但是,如此一来,无形中就为保护小股东的知情权、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建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公司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些毫无根据的理由来拒绝股东的查阅申请。

  目前,我国公司股东行使其决议撤销权与知情权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便是新《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及第三十四条、第九十八条之规定。从上述案例看来,《公司法》仍然存在着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的问题,在保护股东权益的操作层面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上海法律网律师通过整理发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完善。

  1、股东行使撤销权后,对善意第三人缺乏保护。建议对决议是否应当被撤销、应区、别情况予以对待:如决议是因实质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则可以撤销,原因是公司章程属于公示性的公司文件,作为交易的另一方,为保护自己的交易安全,降低风险,也有一定的责任对对方的决议是否符合其章程提请注意,否则将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而如果决议是因程序性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的,则不应被撤销,而应当继续履行。一来是股东会、董事会作出的决议有可能是悠关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一旦进入操作程序,将难以逆转,即使能够完全回复原状,公司也必将遭受重创,这显然无益于交易安全与稳定;二来,公司的决议是否符合程序性规定,作为外人的交易方是不可能得知的,因此,要求完全善意且无过错的第三人为他人的过错承担如此巨大的不利后果,明显有悖常理。因此,对此种决议判决继续履行,而仅由对决议投赞成票的公司股东或董事对受损害的股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将损失降至最低的较好选择。

  2、对决议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决议程序瑕疵或内容违反章程可在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这是对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这其中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即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或控制股东或参与会议的所有股东或董事集体合谋,将作出决议的时间提前,即会议明明是在七月份召开的,但书面决议或会议记录上却落款为六月或者更早,那么到底该如何认定决议作出的时间也将是司法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又如如果公司故意不给某一股东送达开会通知,导致该股东未能参加会议(未通知的不可视为弃权),事后公司对该股东也故意隐瞒作出决议一事,在这种情况下,该股东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自决议作出之日起算就很不合理,等于剥夺了他的撤销权。

  3、关于知情权规定的不足与补救。新《公司法》虽然在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范围上有所扩大,但其一方面又赋予公司事实上的绝对拒绝权,使股东这一本属当然的权利几乎都不得不经过司法审查后才能行使。另一方面,既然允许了股东查阅会计账簿,但又不能查阅原始会计凭证,这样的知情权受限太多,基本上已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上海法律网律师认为,这一限制过于严格,且有不分具体情况一刀切的嫌疑。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其在许多方面更类似于合伙,具有封闭性、人合性的特点,股东人数较少,组成公司是基于其相互间的信任关系,股东往往兼具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身份,这些特点决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被赋予更广泛的知情权。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其委派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一览无余,同时,依据该条的规定,其要拒绝其他小股东查阅公司账目,从中做假的话,也是易如反掌。这无形中就为小股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股东的知情权不同于表决权,不应因持股大小而应该有所不同。且有限责任公司不像股份有限公司那样有信息强制披露的义务,即一定程度上缺乏外部监督,如果在公司股东内部都不能做到完全公开的话,势必会导致控股股东一手遮天,极易损害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导致公司的无序经营。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此项限制应当取消,赋予全体股东以平等的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如果果真涉及到公司商业秘密,完全可以设置股东保密规定来制约,如同对于职工设置保密规定一样。

  而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由于其股东可能会有成千上万,其资合性的特点使得难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此项权利扰乱公司的正常经营,因此,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予以限制是理所当然的。但公司法仅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权益的,可以拒绝查阅,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不正当目的”,又何为“合理根据”都明显缺乏可操作性。且股东要证明自己没有不正当目的,且公司无合理根据拒绝查阅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因此,上海法律网律师建议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在此类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由被告即公司方来证明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股东有不正当目的,且有合理根据,否则的话,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