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加盟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法律网 >> 公司律师 >> 法律新闻 >> 正文

隔行政之靴 搔市场之痒

编辑:公司律师 来源:公司法律师 点击进入:法律咨询热线

2006年02月06日 08:11:54 中财网
  本应让人额手称庆的一则资本市场好消息,细究下来,仍有值得深思之处。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说,2005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取得预期成果。目前,行业风险底数基本清楚,证券公司整改工作全面展开,行业普遍性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根本遏制,风险大幅压缩。   
  经历了大面积的券商关闭、托管及合并,以及历时数年的调查,说基本摸清了家底和风险程度应该属实,说普遍性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基本扼制则未免过甚其辞。   
  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对于证券市场的努力经营有目共睹,《关于推动证券公司自查整改、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的通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制订,都表明了监管层对于建立一个可以预期的资本市场的真诚努力。有关部门急于形成对于证券市场的进步的共识,进而为发展营造宽松氛围,一再“自述”,也符合情理。   
  让人遗憾的是,仅从此文来看,引用的数据似感不足:一年来,及时稳妥地处置了12家高危证券公司,对14家高风险证券公司采取了现场监控措施。截至2005年底,全部132家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缺口比2003年底下降61%,挪用经纪客户债券下降79%,违规委托理财总额下降70%,账外经营下降77%。   
  这些数据诚然喜人,说明政府整顿有力,但要完全支撑根本遏制了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这一论点,恐还需进一步实践的证明。   
  功绩如何,一要看结果,二要看成本。有关部门大刀阔斧整改问题券商,政府所费不赀。在前两年民资入股券商得上坏血症的情况下,为券商重组注资的任务主要落在国资身上,不管是汇金模式,还是建银模式,国资入股无非是社会成本变换了一种支付方式。除了经济成本之外,目前对于券商以行政为主的注资方式,尚未经受市场完整周期的考验,其成效如何殊难预料,存在潜在的制度成本隐患。   
  如果没有相关的资金来源以及收益率的对照,类似保证金缺口减少等数据,难免被人怀疑是政府注资的近期效果,当然也无法说明市场硬约束已经建立。有一个旁证:2005年48家创新类券商亏损面继续扩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营证券规模和自营股票规模均出现一定程度萎缩。  
  一个市场如果欠缺起码的成本概念,要对健康程度作准确评估恐怕还为时过早。   
  市场的洗牌过程,是一个自然换血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立规范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市场新生的或者改造后的主体能否遵守规范,市场能否形成优胜劣汰的效率形成机制,才是衡量市场健康程度的标志。2006年券商的盈利数据以及守法情况,大约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而现在,事先急于认定,如同隔行政之靴搔市场之痒,搔得越多,和市场越隔膜。   
  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都无法彻底避免犯罪的产生,美国的安然、世通等丑闻就是先例。有违法违规现象,并不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违法违规现象密集多发,且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惩处,才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的证券市场改造成效如何,更多地取决于新颁布的这些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所有投资者是否能在公平的起点上,享有大致相近的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市场难题如乱麻丛集,如今以股改为纲,期望能纲举目张。此时,欲得出自我认可的结论,对推进股改恐怕好处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