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律师事务所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从执业24年、“北漂”八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专业化是中小律师事务所发展的最快速的通道。
还是从自身经历谈起。我曾先后在国办、合伙两种体制的律师事务所执业,当时,所里的律师多在10人以上50人以下,均为中小型的律师事务所。在国办所工作的8年间,由于体制的限制(律师和主任同样是国家干部),加上是在中小城市,整个所的专业化无法实现。
北漂进京是我和我的同事们追求个人专业化的必然选择,长期的专业化追求形成的品牌让我们在北京站住了脚。
经常有同行问我:为什么选择拆迁作为我个人和才良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方向?你们是如何成功的?我的回答很简单:一是服从市场需求,二是“舍得”,三是专业化要有标准,四是做公益。
服从市场需求
中国律师业虽然有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没法回避中国律师始终没有行业所有的一块刚性市场的客观现实。律师法规定“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的背后是各色人等都可以从事律师可以从事的业务。没有一块刚性市场不利于年轻律师的成长,使整个队伍的素质结构现状较之于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没有刚性市场就倒逼我们去“找米下锅”,去适应市场需求。虽然有一些律师迫于生计放弃了以专业求发展的道路,甚至当了“皮条客”,但有更多的律师以专业求生存求发展,而决不放弃法治理想。
面对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无论中小律师事务所还是大所都有专业化的急需。找米下锅是绝大多数律师生存的共同点,而专业化则是律师找米下锅最好的手段与途径。这是历史的安排,也是现实的需要。当然,坚持以专业求发展的道路需要因人因地选择适应当地市场的专业。
我们承认眼前律师法律服务的作用遭到“权钱交易”的巨大冲击,法律服务市场是不规范的,其需求现状限制了律师法律服务的方式,如国内的大型建设项目聘请律师不到百分之一。曾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项目中的圈地阶段基本没有律师的身影。我也同样面对这样的困惑,但既然我们无法介入大项目中强势一方的服务,而数以千万计的被拆迁人又急需律师服务,我们当然去适应市场需求,于是就造就了一个拆迁********。
“舍得”
走专业的路很难,但选准后坚持的结果就是成功。回想我们坚持以专业求发展的历程,“舍得”是又一个难关。一个能力较强的人无论专心干什么,很快都会有较好的效果。这类人做律师不久就可能什么案件都能做,甚至什么案源都有一些。但是,在初步成功后,再想有更大的成就,就面临取舍的选择。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源出于《易经》。有舍才有得,不舍则不得,这是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一是选择专业化还是继续做“万金油”?选择专业化就要舍弃自己熟悉的某些业务,甚至要忍受短期内业务下降的痛苦。但是,如果不舍弃已有的某些业务,心不能专,则难以在专业领域获得新的成就。
二是选择专业化还可能离开自己原已经熟悉的生活、工作环境,去闯“江湖”。说实在的,在小城市执业满街是熟人并可保温饱,但市场限制使专业无法做强。
专业化要有标准
关于对律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我认为与其他行业的专业化相比较,因为律师系智力劳动的特点,从质与量上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律师走专业化的道路和相应的管理要尊重它的客观规律。
首先律师个人的专业化要从质的角度确定其标准,大致有七个方面:
一是范围明确,专注从事于某个法律服务领域;
二是拥有能熟练地处理该法律服务领域问题的技能;
三是有针对该法律服务领域必要的专业教育;
四是执业律师个人和所在集体均具有广泛自律性;
五是执业者有对该法律服务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感;
六是以实现高水平服务为动机;
七是拥有对该法律服务领域实务理论成果。
其次,行业对律师专业化的考察要从量的角度,包括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全行业的专业化。其标志是大多数执业律师符合律师的专业化,从质的角度的要求,形成了自觉学习、研究法律服务理论与实务的风气。
二是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化。其标志是该律师事务所主要人员和业务是为某个法律服务领域提供专门法律服务,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
三是指律师个人的专业化。现代社会分工需要律师专门熟悉、钻研某项法律,成为某一个领域内的专家,以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专业律师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专门或偏重某一项或某几项法律事务的专家型律师,他们精通本专业的法律规定和法理精髓,拥有娴熟的办案技巧。
律师是否专业化的最终评判标准是效果,即专业化程度提高,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并且开拓或占有了相应的市场。我所在的才良律师事务所进京8年,从3位律师发展到18位律师,办理房屋拆迁纠纷案件方面形成了专业品牌,在北京市法律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我们律师事务所在新招人员时注重高学历的同时,始终将律师的不断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例如,我们每半个月一次的所内学习是轮流由律师主讲。又如,我们对房屋拆迁的流程予以分解后安排每位律师设定了研究领域。先后组织律师撰写专著,使我们所每位律师都学有所长的同时提升了全所的专业实力。
做公益
当前,国内一些律师事务所在营销上投入很大,却缺少对打造专业品牌的正确投入,这是本末倒置。我的认识是:专业品牌=专业知识+社会形象。前者主要靠学习,后者则不能主要靠营销,更重要的是律师社会责任的日积月累。
体现律师社会责任的重点是律师要十分关注公共事件,及时向社会发表我们的声音。需要把握的是,我们律师的意见不能是“愤青”,而是要以公正的专业的意见去影响社会舆情,以法治的专业的精神促进社会的进步。有的律师也很关注公共事件,但效果不佳。其原因或是没有充分表现出专业水平,或是没有把握好观点的公正性。建所之初,我们确定了为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像的同时,就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化解矛盾的统一作为工作的目标。我们将律师介入后矛盾是否化解、缓解、维持、激化这四种状态作为考评指标,注重工作实效。虽然我们主要是办理的是拆迁案件,面临着当前社会矛盾的最热点,但在律师们的努力下,办案效果总体较好,绝大多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的同时也化解了社会矛盾。
如2004年湖南嘉禾违法拆迁事件,我们作为央视的法律专家对事件提出的分析意见全部被国家采纳,该案有5名县级官员被撤职,至今还是拆迁典型案件。
2008年,辽宁本溪的张剑因反抗违法拆迁,刺死强拆者后躲藏,我们动员他投案自首,并为张提供无偿辩护。张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执行,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件。
2010年我们为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提供法律援助后,我将尽快救治伤者作为主要矛盾的意见被当地采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其做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才亮,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