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加盟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法律网 >> 法治动态 >> 法制新闻 >> 正文

微信扫一扫减少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商州法院创建老百姓的“随身法官”

编辑: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孙… 来源:法制网 点击进入:法律咨询热线

“我真是没想到,只来了法庭一次就拿到了赔偿款,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近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法院沙河子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当案件当事人常燕(化名)从庭长闫伟伟的手中接过理赔款后,发出感叹。

20213月,原告常燕因交通事故受伤申请立案,因原告受伤腿脚不便,被告两家保险公司均在外地,沙河子法庭当即让双方当事人添加法庭微信,并建立案件微信群,将特邀调解员邀请进群,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在微信群内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常燕次日拿到赔偿款。  原告委托代理律师赵远涛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个‘一案一群’调解太棒了,不仅方便了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也提高了我们的办案效率。”

涉案的两家外地保险公司代理人也在案件微信群里连连称赞:“法庭利用微信群调解案件,减少了我们的诉讼成本,节约了诉讼资源,真是便民、利民的创新之举。”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商洛市商州法院全力做好教育整顿成果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成果转化,以“让群众只跑一次”为目标,充分让线上司法诉讼服务渠道成为连接百姓与法官的司法纽带,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商州区法院在5个基层法庭和诉讼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专用诉服微信,由专人负责随身运营,并将诉服微信二维码制作成便民服务牌,送至辖区所有行政村、社区、镇办、派出所、司法所、便民服务大厅、信用社、银行营业大厅等场所摆放,老百姓只需“扫一扫”,自己的司法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和实现。  

“群众或者当事人只要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就可快速进行线上诉讼服务、法律咨询、疑难问题解答,随时了解自己在法院诉讼案件的进展情况,可以线上调解、线上开庭、线上接收法律文书、答询等,突破了传统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商州法院办公室主任李述峰向记者介绍。

2021年春节前夕,罗某等八人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赶到商州区大荆镇讨要欠薪,在信访无果后到法庭咨询,欲通过诉讼维权。  经了解,罗某等人受雇于四川籍老板张某,于2018年在大荆镇某村修建砖窑厂,工程结束后经结算共欠罗某等人工钱102500余元,张某给其分别出具了欠条。之后罗某等人在两年内数次催要均未果,无奈之下临近年关从老家赶来讨薪。

商州区法院大荆法庭按照商州法院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处理机制,法庭快速受理并当即联系张某,其称其正在新疆讨要工程款不能到庭且目前无力支付原告的工钱,办案法官通过微信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并就相关案件事实进行核实。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人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原、被告双方均在外地,决定利用法庭微信进行线上调解解决。最终,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线上调解,促使双方于庭前达成和解,约定由被告在3月底给付所托欠工钱的一半,剩余部分5月底付清。

结案后,承办法官并未就此作罢,而是及时跟进,在期满前督促被告履行给付义务,张某于330日按调解协议向罗某等人支付了所托欠的工资。至此,八名原告的合法权益初步得以实现。  

“法庭定期通过微信推送典型案例、常用法律法规、法院动向等内容,法庭微信码推出后每天都能收到群众的法律咨询、案件当事人询问案件办理进度等,让群众切实的感受到自己有了随身的法律顾问。”商州区大荆镇新街社区特约调解员、党支部书记闵余良如是说。

上述案例只是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法院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实践成果的缩影,精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为纠纷化解提速增效,切实把为民、便民服务落到了实处。  截至617日,该举措推出以来,累计服务人数达844人,线上办理立案、缴退费、调审、送达496件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便民服务承诺,该微信二维码被案件当事人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身边的法官”。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商州法院在‘学’上持续发力,在‘做’上不断落实,始终将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宗旨意识践行到日常工作中,法庭微信二维码、诉服二维码的推出,就是为纠纷化解提速增效,切实把为民、便民服务落到了实处的重要举措。”商州区人民法院院长张芳斌说。

责任编辑:温远灏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广告链接